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

《述而》

《述而》

1 述而: 子曰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於我老彭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傳授知識而不從事創作,相信先人而又愛好古代典籍,我可以自比於商朝時的老彭。”

2 述而: 子曰:“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將知識默記在心,學習時,不感到滿足;教人時,不感到疲倦,對我來說沒什?問題。”

3 述而: 子曰:“德之不脩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對品德不進行培養,對學問不進行鑽研,聽到好人好事不能跟著做,有了錯誤不能及時改正,這就是我所擔憂的。”

4 述而: 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
述而: 孔子在家沒事時,衣冠整潔,悠閒自在。

5 述而: 子曰:“甚矣吾衰也!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我衰老得多嚴重啊!很久沒再夢見周公了。”

6 述而: 子曰:“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樹立崇高理想、培養高尚品德、心懷仁慈友愛、陶冶高雅情操。”

7 述而: 子曰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衹要帶了見面禮,沒有我不教育的人。”

8 述而: 子曰:“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不到苦思冥想時,不去提醒;不到欲說無語時,不去引導。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,就不要再教他了。”

9 述而: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
述而: 有戴孝人在旁時,孔子從未吃飽過。

10 述而: 於是日哭,則不歌。
述而: 當天哭過,孔子一天就不唱歌。

11 述而: 子謂顏淵曰: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唯我與爾有是夫!”子路曰:“子行三軍,則誰與?”子曰:“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者,吾不與也。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”
述而: 孔子對顏淵說:“受重用時,就展露才華;不受重用時,就韜光養晦。衹有我和你能做到!”子路說:“您帶兵作戰時,讓誰輔助?”孔子說:“徒手斗猛虎、赤腳過深河,至死不悔的人,我不需要。我需要的是那種小心行事、以智謀取勝的人。”

12 述而: 子曰:“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如能緻富,哪怕是趕車,我也乾;如不能,則隨我所好。”

13 述而: 子之所慎:齊,戰,疾。
述而: 孔子慎重的事:齋戒、戰爭、疾玻

14 述而: 子在齊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“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!”
述而: 孔子在齊國聽《韶樂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他說:“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。”

15 述而: 冉有曰:“夫子為衛君乎?”子貢曰:“諾。吾將問之。”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齊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賢人也。”曰:“怨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。”出,曰:“夫子不為也。”
述而: 冉有說:“老師打算輔佐衛國的君主嗎?”子貢說:“哦,我去問問。”子貢進去後,問:“伯夷、叔齊那種人?”答:“古代賢人埃”問:“他們後悔嗎?”答:“求仁而得仁,後悔什??”子貢出來說:“老師不會去。”

16 述而: 子曰:“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雲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吃粗糧、喝白水、彎著胳膊當枕頭,樂也在其中了!缺少仁義的富貴,對我來說,就象天上的浮雲。”

17 述而: 子曰:“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如果我能多活幾年,五十歲學《周易》,就可以無大錯了。”

18 述而: 子所雅言,詩、書、執禮,皆雅言也。
述而: 孔子有時講普通話:讀詩、讀書、舉行典禮時,都用普通話。

19 述而: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不對。子曰:“女奚不曰,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”
述而: 葉公問子路:孔子是怎樣的人,子路不回答。孔子說:“你怎?不說:他這個人啊,發憤學習就忘記吃飯,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,不知道快要變老了等等?”

20 述而: 子曰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我不是天生就有學問的,衹是個喜歡讀書、勤奮敏捷地追求知識的人。”

21 述而: 子不語怪,力,亂,神。
述而: 孔子不談論:怪異、暴力、變亂、鬼神。

22 述而: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三人走路,必有人可作為我的老師。選擇他的優點曏他學習,借鑒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。”

23 述而: 子曰:“天生德於予,桓魋其如予何?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老天賦予我高尚的品德,追殺我的人能把我怎樣?”

24 述而: 子曰:“二三子以我為隱乎?吾無隱乎爾。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學生們,你們以為我教學有保留嗎?我沒有保留,我沒什?不是衕你們一起做的,孔丘就是這樣的人。”

25 述而: 子以四教:文,行,忠,信。
述而: 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:文獻、品行、忠誠、信實。

26 述而: 子曰:“聖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。”子曰:“善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有恆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,難乎有恆矣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聖人,我不可能看到了;能看到君子,也就可以了。善人,我不可能看到了;能看到一心曏善的人,也就可以了。沒有卻裝作擁有、空虛卻裝作充實、貧窮卻裝作富裕,打腫臉充胖子的人,很難一心曏善!”

27 述而: 子釣而不綱,弋不射宿。
述而: 孔子衹釣魚而不撒網、衹射飛鳥而不射睡鳥。

28 述而: 子曰:“蓋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無是也。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,多見而識之,知之次也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有一種人,不瞭解情況就冒然行事,我不會這樣。多聽,曏先進人物學習;多看,把細節牢記在心。就是掌握知識的最好方法。”

29 述而: 互鄉難與言,童子見,門人惑。子曰:“與其進也,不與其退也,唯何甚!人潔己以進,與其潔也,不保其往也。”
述而: 有個地方風氣不正,那裏的人不講道理,該地的一個少年卻得到了孔子的接見,學生們都很疑惑。孔子說:“肯定他的進步,不等於認可他過去的錯誤,何必糾著別人的辮子不放呢?人家改好了,要肯定他有進步,過去的就不要提了。”

30 述而: 子曰:“仁遠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仁離我們很遠嗎?我想要仁,仁就來了。”

31 述而: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?孔子曰:“知禮。”孔子退,揖巫馬期而進之,曰:“吾聞君子不黨,君子亦黨乎?君取於吳為同姓,謂之吳孟子。君而知禮,孰不知禮?”巫馬期以告。子曰:“丘也幸,苟有過,人必知之。”
述而: 陳司敗問:“昭公知禮嗎?”孔子說:“知禮。”孔子走後,陳司敗對巫馬期說:“我聽說君子不袒護人,君子也袒護人嗎?昭公娶了一個吳國人做夫人,也姓姬,他卻將她改名換姓,叫她吳孟子。他也知禮,誰不知禮?”巫馬期把這話告訴了孔子,孔子說:“我真幸運,一有錯,就必定有人知道。”

32 述而: 子與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後和之。
述而: 孔子和別人一起唱歌,如果別人唱得好,就必定要他再唱,然後自己跟著唱。

33 述而: 子曰:“文,莫吾猶人也。躬行君子,則吾未之有得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在理論知識方面,我還過得去;在品德修養方面,我卻做得不夠好。”

34 述而: 子曰:“若聖與仁,則吾豈敢?抑為之不厭,誨人不倦,則可謂云爾已矣。”公西華曰:“正唯弟子不能學也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如果說到聖人和仁人,我豈敢當?不過,永不滿足地提高修養,不厭其煩地教育學生。則可以這?說。”公西華說:“這正是我們做不到的。”

35 述而: 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子曰:“有諸?”子路對曰:“有之。誄曰:‘禱爾于上下神祇。’”子曰:“丘之禱久矣。”
述而: 孔子生重病,子路祈禱。孔子說:“有這回事嗎?”子路答:“有。我祈禱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。”孔子說:“我早就祈禱了。”

36 述而: 子曰:“奢則不孫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奢侈就會驕狂,節約就會寒酸,與其驕狂,寧可寒酸。”

37 述而: 子曰: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”
述而: 孔子說:“君子總是胸懷寬廣,小人總是憂愁悲傷。”

38 述而: 子溫而厲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
述而: 孔子溫和而又嚴肅,威武而不凶猛,莊重而又安詳。

沒有留言: